当前位置:首页 > 警营风采 > 摄影作品

周健:黄石第一排爆手穿着70斤重排爆服成功处置一起又一起爆炸警情

   时间:2017-07-11 10:56

  

  日常演练  通讯员  石勇 摄

  

  日常训练  通讯员 石勇  摄

  

  排爆服很重,每次要多名同事帮忙才能快速穿好  通讯员 石勇 摄

  

  对于设备安装,周健(右)烂熟于心 通讯员 石勇 摄

  

  日常演练中 通讯员 石勇 摄

  

  周健脱掉排爆服后,浇上凉水降温 通讯员 石勇 摄

  (通讯员 黄公宣)有人说,排爆警察是“脑袋系在裤腰带上过日子”,然而,面对危险,面对家人的担心,面对同事因工作调动离开排爆组,作为黄石第一排爆手的黄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三大队教导员的周健选择了坚守。

  5年来,他带领队员先后处置了16起爆炸警情,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他在警戒线内排爆,妻子在警戒线外哭成了泪人……

  排爆成功,他满脸笑意

  警戒线外,妻子哭成泪人

  2012年,黄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奉命首次组建排爆小组。排爆小组由5名民警组成,由一名副科级民警任组长。时任突击大队副大队长的周健主动请缨。

  秒钟在不停地倒退,剪红线还是剪黄线?这是电影镜头中,关于排爆手的经典桥段。只要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直面炸弹是多么危险。周健被选为了排爆队的负责人,为了不让妻子担心,他对妻子守口如瓶。

  2012年7月20日,排爆小组正式成立,5名队员都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立即被派往公安部学习,学成归来,又被派到武汉、宜昌的排爆队进行跟班作业。

  6个月集训结束后,周健终于成了一名合格的排爆手。他深知排爆警察是一个危险的警种,因此决定对妻子瞒到底。

  然而,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一次朋友聚会,周健酒后吐真言,说出了自己是排爆警察,妻子程静一听,当场吓得哭了起来。周健好一阵安慰,程静才止住了眼泪。

  2014年9月17日,周健轮休,起床后,他和妻子准备去吃牛肉粉。刚一出门,他就接到支队的命令:“市中心客运站广场上发现一个无人认领的黑色拉杆箱,怀疑里面有爆炸装置,请立即赶到现场处置。”

  程静强烈要求跟着去现场,周健便安慰她:“出完警,我们就吃牛肉粉。”

  周健赶到时,客运站大半个广场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在他的指挥下,排爆组对箱子进行X光检查,机器叫了起来。

  现场的情景立即紧张起来。在排爆组同事的帮助下,周健穿上了重达70斤的排爆服,朝拉杆箱走去。靠近拉杆箱后,周健趴在地上,手里拿着钳子,对着箱子仔细勘查。确认拉链没有锁死后,他放下钳子,小心翼翼将拉链拉开。

  箱盖被打开了,露出一床军绿色被子。周健用手细细地将箱盖的内层摸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后,再翻开被子。被子也没异样,被他抱了出来。里面又是一床薄被,再下面是几件衣服。

  仔仔细细地搜了一遍,周健从箱子里找出了一个手机充电器。他紧张的神情,一下松弛下来。他站了起来,大踏步朝警戒线走来。

  “是充电器引起机器叫的。”周健摘下头盔,脸上满是笑意。

  周健浑身衣服已被汗湿透,同事帮他脱排爆服时,他一回头,发现站在警戒线外的妻子,已哭成了泪人。

  穿着70斤的排爆服训练

  跑两圈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5年来,因工作调整,成员几经变动,但周健依然在坚持。他从黄石第一名排爆手,变成了黄石第一排爆手,既是其他排爆民警的领导,更是他们的老师。

  拆除爆炸物只有一次机会,队员们必须个个胆大心细。要想成为一名排爆手,必须经过魔鬼训练。

  排爆服重达70斤,一穿到身上就会大汗淋漓,汗水蒸发容易对头盔的视线造成影响。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周健以身作则,带着排爆警察穿着排爆服进行跑步训练。

  今年7月7日,黄石的最高气温达到29℃。周健带着队员,轮流穿着排爆服,绕着操场跑两圈。脱下排爆服,他们一个个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跑完步,队员们要趴在地上,对着一个自制的罗盘画圈。罗盘模拟的就是爆炸装置,手中的笔不能碰到密密的线圈,否则警报一响,就显示失败了。

  “这训练的是排爆民警双手的稳定性。”周健说,除了穿着排爆服在罗盘上画圈,有时还要求队员双手各持一个乒乓球拍走路,拍子上的乒乓球不准落地。

  要拆除爆炸装置,首先就得了解怎么制作爆炸装置。排爆队员的另一项日常训练,就是做爆炸装置并伪装好,然后互相之间进行拆解。

  除了技能训练,还必须进行心理抗压训练。“训练一个排爆手,最少需要经过6个月的训练。”周健介绍道。

  组队以来,周健带领队员们一共处置了16起爆炸物警情,成功处置19个历史遗留的炸弹、手雷、地雷、炮弹等爆炸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