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警营风采 > 卫士风采

余飞:毒贩眼里躲不掉的灾星

   时间:2015-09-28 10:54

本报记者 王昕 通讯员 王佳 夏华
    ——人物档案——
  余飞,38岁,湖北省黄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
  战绩:直接和参与破获毒品案件200余起。他曾深入缅甸,在当地警方配合下抓获缅籍嫌疑人“老康”及其他6名涉案人员,缴获麻古、海洛因等毒品8.84千克;他和战友辗转四省,破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捣毁制毒窝点3处,查获毒品K粉13千克、液态氯胺酮50余千克。
  荣誉: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多次受到湖北省公安厅、黄石市公安局表彰和嘉奖。
    缉捕动作堪比大片
  从事禁毒工作11年有余的余飞,与毒贩的较量不计其数。对他而言,毒贩是狡猾的狐狸;对毒贩而言,他则是躲不掉的灾星,谁被他盯上谁倒霉。
  2013年2月,禁毒支队侦破“2·25”特大贩毒案,那是当时黄石单起案件中缴获麻古最多的案件。在侦办这起案件的过程中,余飞的经历毫不逊色于电影《毒战》中精心编排的惊险情节:与毒贩对峙时,他徒手从毒贩手中夺下已上膛的六四式手枪,自己却在与凶徒搏斗中手臂肌肉撕裂;当被逼入死胡同的毒贩准备与警车相撞同归于尽时,余飞坚定地挡在毒贩的车前,逼迫毒贩减速停车、无奈被捕……
  余飞坚信,再狡猾的毒贩也有露出马脚的时候,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住,就一定能将毒贩绳之以法。
    深挖线索斩断毒源
  2012年11月底,余飞接到线索,称湖北阳新人李某伙同他人长期贩毒,且随身携带枪支。之后的一个多月里,余飞不分昼夜,多次只身前往阳新,对李某及其同伙展开外围调查,观察其活动规律,摸清其落脚点。
  冬天的夜晚寒风刺骨,为便于侦查,余飞经常站在路边或蹲在街角,而这一站、一蹲常常就是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即使手脚冻得发麻,他也只能原地活动一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蹲守,余飞成功将驾车前往武汉购买毒品后返回阳新落脚点的李某、张某抓获,在车内查获冰毒50克、麻古57粒。随后,余飞带领战友在李某的落脚点,查获六四式手枪1把、子弹2发,并在张某家的老屋中查获毒品麻古5000余粒。
  李某到案后抵触情绪强,审讯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如何“撬”开李某的嘴,成为将此案办成“铁案”的关键。为此,余飞主动请缨,参加了对李某的审讯工作。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及对李某家庭背景、个人情况的详尽了解,余飞采取迂回方法开展审讯。
  通过查询李某的通讯记录,结合李某无意间透露的信息,余飞注意到了一绰号“火哥”的人。这让他联想到了2011年破获的一起特大贩毒案件,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的兄弟马某的绰号也叫“火哥”。
  莫非这个马某也从事贩毒活动?余飞立即向领导汇报,支队决定由余飞对马某开展外围调查工作。在随后一个月时间里,余飞又开始了没日没夜的跟踪守候。通过不懈努力,他最终掌握了马某的基本情况,从而确定马某有重大贩毒嫌疑。
  2013年2月25日,通过侦查余飞得知,马某筹集100余万元资金,驾车前往江西购买毒品。余飞与战友立即在江西至黄石高速公路的所有可能出口布控。经过近10个小时的守候,当天下午,他们将马某抓获,当场收缴毒品麻古9万余粒。在当时,此案系黄石建市以来单起案件缴获毒品麻古最多的一起案件。
  嫌疑人李某曾交代,其上线刘某系武汉人。为此,余飞决定继续作战,与战友多次前往武汉布控开展抓捕工作。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蹲守,同年5月14日在武汉抓获刘某,查获冰毒、麻古50余克。随后,余飞一行在武汉抓获贩毒嫌疑人彭某。
  最终,余飞与战友转战黄石、武汉、云南,抓获从云南运毒至武汉的李某某,当场缴获5600余粒麻古,斩断了一条云南—武汉—黄石的贩运毒品通道。
    以队为家的“禁毒铁汉”
  观察入微、锲而不舍,是余飞办案的态度。本着对禁毒事业的热爱,11年来,余飞牺牲了太多太多的自我。用他的话来说,以队为家的日子,他已经不知道过了多少年。

  “父母、孩子早已习惯了没有我的生活。”余飞说,父母年事已高,身体并不好,但对自己的工作却是万分支持,家里有什么事,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打扰”自己。儿子也受到爷爷奶奶的影响,对很久才能见到一面的爸爸表示理解。每当余飞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儿子总是伸出稚嫩的小手,摸着他满是胡茬的脸说:“爸爸,你辛苦了!”想想父母和儿子,余飞敦厚的脸庞上总有一丝愧疚。

  余飞曾因办案繁忙,3个多月未回家,连电话也打得少。年幼的儿子只能在电话里,听听余飞简短的问候和叮嘱。几起大案成功告破后,匆忙赶回家的余飞才发现,父亲因病危已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看着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的父亲时,余飞愧疚的泪水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