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警营风采 > 卫士风采

不知疲倦的“老兵”朱长彬:扎根基层三十载 初心不改终不悔

来源:黄石市公安局      时间:2020-01-17 08:55

跳进水沟救出两位老人后,朱长彬回到派出所清洗。

朱长彬带队在辖区夜间巡逻

朱长彬走访辖区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

假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

(通讯员 刘晓晓 王佳)提到警察,人们的脑海里马上会浮现“英勇”“善战”“严肃”等词,想到他们时刻冲锋在危险的最前端。其实,也有一群警察,他们整日与群众打交道,在平凡的岗位上,也打造出了最美的公安名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社区民警。

在黄石市开发区·铁山区公安分局铁山派出所有这么一位社区民警,他整天忙忙碌碌、热心为群众服务,用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掌声和支持,他的名字叫朱长彬,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朱师傅”。

“朱师傅”今年57岁,年少时曾是一名武警,7年军旅生涯间,他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988年,朱长彬从部队转业,脱下“橄榄绿”穿上“藏青蓝”从警31年,社区警务耕耘9年,寒来暑往,3000多个日日夜夜,他用脚步走遍了辖区的大街小巷,用真心走进了辖区老百姓的心中。期间,他曾多次获评黄石市“优秀政法干警”“黄石市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做群众的“贴心人” 落实“枫桥精神”

朱长彬负责的木栏社区和三岔路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三面环山,地形偏远复杂,辖区面积7.3平方公里,有1800户,共7200余人,流动人口比例大,其中包含23个自然湾,社会治安面较为复杂。

“只有走进群众当中,才能知道他们真正的需要,才能在第一时间又快又准的给他们提供帮助……” 在朱长彬看来,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管理实有人口,治安巡逻防范……哪一项不精通,在群众的眼里,社区民警这个职位就成了一个摆设。

对此,刚到岗时,朱长彬就停不下来,每天除了接待来所办理业务的群众外,他沉入社区,及时了解辖区治安情况,为群众解小忧、帮小忙。在街道里巷,群众经常看到他一个人来回奔走,陪伴他的只是厚厚的户口簿和记满群众诉求的工作笔记本。

2012年,二代身份证开始办理时,辖区许多女性出嫁后,在外地办了新户口,但本地的户口仍旧存在。为了摸清她们双重户籍、身份证的情况,朱长彬挨家挨户上门了解情况,近半年时间解决问题人数180余人。

2019318日,朱长彬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一家电子厂来了36名务工人员,属于四川凉山地区的贫困户,共有8户家庭,其中除了参与务工的36人,还有12名儿童,最大的11岁,最小的才8个月。

朱长彬将情况汇总报告至区妇联、区政法委后,322日,区政府、民政局、政法委工作人员来到务工人员家中,为他们送去了一些必备生活品,对他们进行了慰问看望。

“我是这里的社区民警,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当天,朱长彬拉着务工人员的手,将警民联系卡递给他们。

“不管分内分外的事,朱警官都乐意去做,群众有事都习惯找他,他总会耐心解决。”木栏社区书记潘国红每每说起朱长彬,总会不由的竖起大拇指。

    2019912日,朱长彬刚处理完一起警情回到所里,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接到热心群众报警,称有两位老人落入2米深的水沟内。

朱长彬立即赶往事发地点,只见一位爹爹和一位婆婆半躺在水沟内,无法挣脱泥潭。老人由于上了年纪,加上精疲力尽,正渐渐往下沉。

情况紧急,朱长彬不顾沟内发出的阵阵恶臭,毫不犹豫脱下鞋子,卸下身上的单警装备,跳了下去。之后,他一边撑起爹爹,一边扶着婆婆,等待救援。

“快,先救两位老人家,我在下面还能撑住他们!”当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时,朱长彬主动提出先救两位老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朱长彬就这样左右手各撑着一位老人,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努力,两位老人先后获救。见身陷水沟的群众被安全救出,朱长彬最后才在大家的帮助下“上岸”。

“我们的朱老哥这下变成国宝“熊猫”了!”回到所里后,看着朱长彬脸上、身上沾满的淤泥,同事跟他打起趣来,可在他们心中,对老朱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日常的社区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只有日复一日的重复。但在这样的一来二往中,朱长彬摸索总结出“交、听、走、访”四字工作法,与群众打成了一片。

多年来,朱长彬为辖区居民办理户口申报卷600余本,送身份证明上门600余次,调解家庭、邻里、社会等各类民事矛盾纠纷300余起。

做迷途人员“引路人” 用真心换真情

2012年,是朱长彬做社区民警的第三个年头,那时恰逢铁山区西部工业园建造,涉及辖区4个自然村150余户居民的搬迁安置及祖坟迁址问题。

拆迁过程中,开发商与村民、村组之间的矛盾纠纷时常发生,这些都给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及社区民警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令朱长彬印象深刻的是,当年木栏社区居民王某与开发商因拆迁征地产生的赔偿款问题发生纠纷,多次到施工现场阻碍施工,并扬言要作出过激行为。

面对这些困难,朱长彬不说苦,不喊累,到当事人家中走访,寻求解决办法。前几次去的时候,当事人远远看到朱长彬,就直接把大门紧锁,甚至连电话都不接。

可即便如此,朱长彬总是耐着性子,始终认为一次不行就第二次,白天不行就晚上,上班时间不行就休息去,就这样,一次次的登门,令当事人被朱长彬的执着所感动,消除了对公安机关的误解,最终愿意与朱长彬促膝长谈。

经过多次沟通,找到问题症结,朱长彬通过讲道理、摆事实的方式让对方的思想终于扭转过来,终于答应寻求正确的渠道来解决问题。

“作为社区民警,我们责无旁贷的要做迷途人员的领路人,引导他们走正道……”朱长彬感慨地说道,并将之付诸行动。

在朱长彬心中,危险不是一刻迸发出来的,是日积月累产生的。他将治安高危人员纳入到自己的工作视线中,不定期上门与他们进行谈话,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他管辖的地区无一例因拆迁问题到市区上访,无一例因纠纷处置不当引发矛盾激化。

做群防群治“牵头人” 积极打造平安社区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朱长彬在积极化解辖区矛盾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由于辖区老房屋比较多,民房除了一把锁,几乎没有什么防盗设施,且群众的防盗意识不高,经常出门后门窗没有关闭,这给了盗窃分子可乘之机。

这可怎么办?

刚接手这两个社区时,朱长彬就面临社区盗窃案件多发的难题。为此,他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老百姓做点什么。

之后,朱长彬深入社区居民家中,摸清每一户的居住情况和社会情况,积极开展法制宣传,从思想上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不仅如此,他还对辖区盗窃案发生的时间段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多在白天发案,盗贼趁居民外出务工,家中无人时潜入屋内作案。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搞好社区治安,单靠社区民警收效有限。朱长彬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动员辖区的留守老人和治安积极分子,成立自治巡逻队,利用闲暇时间在各个巷道巡逻,既锻炼身体,又震慑了违法犯罪。同时,他还联合社区干部,协调多方资金,分析哪些地方是治安难点,增加监控摄像头,加大威慑力。

经过朱长彬的不懈努力,群众成为安全防范的主人,真正做群防群治、全民联防,打牢了社区安全防范的基础。目前,他所负责的社区发案率大大下降,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创建了警民关系和谐的“平安社区”和“干净社区”。

“朱师傅待我们像亲人一般,一心为我们着想,他值得我们的尊重和信任!”辖区群众谈起朱长彬,不自觉用上“亲人”二字,这大概是群众对他工作最好的褒奖。

无论在部队当士兵还是在公安当民警,朱长彬始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诠释着一名公安民警和一名退役军人的本色。多年来,朱长彬将自己与社区群众融为一体,以细致周到的服务,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在辖区群众心中,朱长彬“像老黄牛一样勤奋,像机器人一样不知疲倦”,他不仅是左邻右舍的粘合剂,更是居民平安的守护神。群众说,他们愿意与这样一位勤劳、待人宽厚的民警一道,共同建设平安和谐的社区。